閱讀紀錄
You've finished 110 books so far this year, totalling 26627 pages
年份 書籍數量 總頁數
2014 110 26627
2013 125 32448
※本月十本書單
文學類:有川浩《圖書館革命》、三津田信三《蛇棺葬》、有栖川有栖《沉船的王妃》
_ 張娟芬《殺戮的艱難》
非文學:《破案關鍵:指紋、毛髮、血液、DNA,犯罪現場中不可不知的鑑識科學》
_ 《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十八個你一定要認識的日本人物》
漫畫類:大場鶇&小畑健《爆漫王》4-5、安倍夜郎《深夜食堂》9、陳某《火鳳燎原》41
※依喜愛度分類
很推薦:殺戮的艱難
很不錯:蛇棺葬、圖書館革命、深夜食堂9
還可以:破案關鍵、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爆漫王4-5、火鳳燎原41
很普通:沉船的王妃
有栖川有栖《沉船的王妃》
第一次看這個作家的作品,覺得作品本身非常普通,然後負責解謎的火村英生,以及作家有栖,好像都沒什麼鮮明的特色耶(汗)
《破案關鍵:指紋、毛髮、血液、DNA,犯罪現場中不可不知的鑑識科學》
有些內容還滿有趣的,像是指紋的分類跟特徵,忍不住開始拿自己的指紋跟圖片對照,看看哪根指頭屬於哪一種。但是書中缺點也不少,像是某些段落沒有圖片只有文字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還有小節標題誤植,錯字有點多,明明不是翻譯書,但某些地方的中文看不太懂。專業知識看不懂的地方也不少,不曉得是我程度太差還是內容太高階了。說一個無關的,我沒看過 CSI 影集,但是書中介紹的 CSI 劇情讓人很想吐嘈,比方說兇器是兇手自家販售的東西之類的,該說兇手太笨還是編劇編得太爛?
茂呂美耶《茂呂美耶的歷史手帳:十八個你一定要認識的日本人物》
有些是曾聽過的人物,沒聽過的包括小林一茶、華岡青洲、楠本稻、雪舟、長南年惠、清水次郎長。太宰治本來就很討人厭,看完之後比較有好感的人物幾乎都是醫生(華岡青洲、楠本稻),還有奇人長南年惠。跟長南年惠同一組介紹的御船千鶴子在《SPEC》出現過,當時查過她的生平所以不算陌生,但長南年惠的事蹟更不可思議!
有川浩《圖書館革命》
圖書館戰爭系列最後一冊,但是聽說還有兩本別冊,而且《雨樹之國》也還沒看Orz 上個月才剛看《天空之蜂》,沒想到翻開最前面看到又是飛機跟核電廠情節,不禁覺得這也未免太巧了吧(事前完全沒有查過第四集的故事大綱)!感覺整個系列的水準算是蠻平均的,最後一集也很好看,有些段落很適合拍電影,然後閃光情節還是一樣沒少(瞎了)
三津田信三《蛇棺葬》
作家三部曲第二部,雖然記得先《蛇棺葬》再《百蛇堂》,可是看到一半才猛然想起忘了先看第一部《忌館》囧。但既然都看到一半了,沒理由放棄,只好看完再說。很好看,再加上譯者是王華懋所以又更好看了,明明是恐怖小說,卻還滿喜歡主角小時候跟朋友與民婆之間的溫馨互動,民婆講的那些小故事都很有趣。後半那個儀式真的嚇死人了,印象很深刻的是兩根棍子的用法,某方面來說那比什麼牛鬼蛇神更毛更驚悚啦媽的。
張娟芬《殺戮的艱難》
不管支持或反對死刑,不管同不同意作者的論點,都值得認真一看的好書。薄薄的一本卻看了很久,因為過程中有很多思考,雖然我跟作者立場不同,有些論點也不同意,但贊同的部份還是有的,一些未接觸過的觀點也很寶貴,想摘錄的地方也太多了。
「它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選邊站的遊戲。死刑議題牽涉到深層的價值選擇、正義觀、人性論,也牽動深刻的情緒。討論死刑,需要比其他議題更大的思考空間,以及更長的醞釀時間。誠懇而開放的討論態度,更不可少。」(P.10)
「電椅有兩個開關,一個有連上電源,一個沒有。執行死刑的時候,兩個人一起按下開關,沒有人知道是誰按下的開關把犯人烤焦的。兩個開關不是機械設計上的需要,而是執行者需要分攤責任。殺戮豈是這麼容易的事!人人皆曰可殺,是因為我們不必自己動手。如果是這麼替天行道的事情,大家怎麼不搶著做?好萊塢電影可以輕易對人開槍,那是因為噴出來的是蕃茄醬。」(P.41)
「我們會幻想,死刑那麼嚴重,法官一定會格外謹慎。如果不是罪證確鑿,怎麼會判死刑?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P.45)
「台灣目前有期徒刑的上限是十五年。當初人類平均壽命是四十一、二歲,所以才會這樣規定,但現在平均壽命是七十幾歲了,不合時宜的舊規定,成為法官的難題。假設眼前這個人,你認為他應該坐牢十五年。根據現行的假釋實務,他服刑達一半年限時,就可以出來了。所以,為了讓他坐牢十五年,你應該判他三十年有期徒刑。但是依現行法律沒辦法判三十年啊,那怎麼辦?那就判無期徒刑吧。無期徒刑的假釋門檻是二十五年。萬一法官覺得這個人應該坐牢三十年,那怎麼辦?那就只好判死刑囉。」(P.51)
「廢除死刑這件事本質上就是不能用多數決的。」(P.56)
「監獄裡大部分的囚犯都是支持死刑的——除了那些自己被判死刑的人以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有死刑,他們的刑期才不會往上調。萬一死刑取消了,無期徒刑的上限就會被調高。以前坐十五年就可以出來,是因為有死刑在上面頂著;如果死刑沒有了,搞不好蹲三十年都還出不來。」(P.107)
「二零零三年,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研究生謝婷娟,完成了一份難得的碩士論文。她訪談了八位執行槍決任務的法警,分析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什麼感受,如何合理化,以及對生死的看法。在這份論文裡,謝婷娟回顧了國外的相關文獻,指出整個執刑過程,如何費盡心思去減輕行刑者的罪疚感。執刑的人會迴避死刑犯的眼神,不與他有視線接觸,最好根本不要讓死刑犯看見他的臉;執刑者一律匿名,有些州登報招募一般市民來按電椅的開關,他們戴帽、蒙面而來,事成之後領取一百五十美元現金報酬,船過水無痕,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更重要的是創造一種分擔責任的機制,例如為電椅或毒針注射器增設兩個、三個開關,或者聘請一名以上的射手,但有的子彈是空包彈。因此當死刑犯嚥下最後一口氣,每個行刑者都可以喃喃對自己低語:「誰知道呢,說不定不是我。」相較之下,台灣的死刑執行程序對於負責槍決的法警,幾乎可以說是任憑自生自滅,沒有任何措施來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沒有隔離行刑者與死刑犯,沒有分擔責任的任何制度設計,就是硬碰硬,一個法警打死一個犯人。偶有從基層幹起的法警日後當了主管,還記得自己昔日的菜鳥心情,則可能體貼地自己打第一槍、讓新手補第二槍,或者在新手執刑時站得比較靠近,給他一點心理上的支持。」(P.111-112)
「執刑槍決的影子,永遠的背著、跟隨你,只要你有一天是清醒的,都會隨著你,就是這樣。」(P.115)
「『真的』槍決,對於開槍的法警會造成什麼影響呢?他們去求職的時候都不知道要執行槍決任務,等到知道了,則選擇盡量不告訴別人,尤其瞞著父母親。對於執刑勤務,他們的態度大抵是少說、少做、少想。這可以說明為什麼相關文獻這麼少,為什麼要訪問法警這麼難。殺人執照不是一枚威風凜凜的警徽,而是一個拖在背後的陰影;那射擊的強大後座力,全由法警個人承擔。」(P.117)
「其實,被害者家屬痛失親人,心情上一定偏向有罪推定,這是人之常情,換了任何人,可能都免不了如此。如果法庭因為同情被害人家屬,就『將心比心』的『有罪推定』一番,結果很可能是冤判與錯殺。社會大眾對被害人家屬的支持與同情,應該指向監督政府落實被害人保護制度,而千萬不能犧牲審判品質。無罪推定,就是不能犧牲的審判原則之一。」(P.136)
「『庶民』對於把稅金花在監獄相關矯正措施上,常常有很大的反彈,覺得為什麼要用稅金去養壞人?但是司法院公布的資料顯示,過去十年間,政府已經發出四十六億八千多萬的冤獄賠償,每年全民付出將近四.七億。檢察官與法官犯錯、全民埋單,「庶民」全無怨言。日前有前任法官投書,坦白承認曾將人誤判死刑(見三月十一日《聯合報》),也未見激起任何『義憤』。」(P.141)
陳某《火鳳燎原》41
01.因為這集封面帥到沒天理就很不爭氣地馬上帶回家了。
02.封面詐欺,其實內容火哥只出現短短幾頁。
03.封面詐欺,其實內容火哥只出現短短幾頁。
04.封面詐欺,其實內容火哥只出現短短幾頁。
大場鶇&小畑健《爆漫王》4-5
嗯,是不會很難看啦,可是坦白說沒什麼動力積極去追。往後就算再看續集,也大概只是純粹打發時間的感覺。
安倍夜郎《深夜食堂》9
這次的菜單中,喜歡青菜炒肉絲、醃白菜、洋蔥絲、青椒鑲肉、薑湯、炒烏龍麵、舞菇天婦羅。話說,木耳炒蛋會好吃嗎?還滿難想像的。故事方面,〈梅乾與梅酒〉篇超級特別,〈青椒鑲肉〉〈炒烏龍麵〉〈舞菇天婦羅〉很溫馨。
0 訪客回應:
<我要回應>我要回應>
HELLO!想留言嗎?
本板目前「沒有私密留言及悄悄話功能」,您的留言將會公開張貼。
留言中請勿公開真實姓名、電話、地址等等私人資料喔!
請勿張貼垃圾留言。Do not leave any spam message here.
最近垃圾留言氾濫,若造成您留言不便請多包涵。
如果送出留言後發現頁面上沒有顯示出來,請不必緊張,我看到之後會設為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