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字和閱讀愛好都傾向於簡單白話,沒有華麗詞藻。閱讀鉅細靡遺的文字讓我感覺無聊透頂,大腦發暈。書寫具有水準的文字讓我感覺度日如年,大腦發暈。我深信我喜愛閱讀的文字是好文字,但我書寫的文字並不值得一讀。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心得] 守住心中的防線:《十億追殺令》



中文片名:十億追殺令
日文原名:藁の楯
原著小說:木內一裕《藁の楯》
導  演:三池崇史
編  劇:林民夫
主題歌曲:冰室京介《NORTH OF EDEN》
年  份:2013
觀影時間:2014/11/21
私心評分:4

卡司與其他推薦作品:

大澤隆夫  飾 銘苅一基 (※2012《臨終信託》
松嶋菜菜子 飾 白岩篤子
岸谷五朗  飾 奧村武
伊武雅刀  飾 關谷賢示 (※2013《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永山絢斗  飾 神箸正樹 (※2010《詐欺遊戲:最終回電影版》
本田博太郎 飾 大木
余貴美子  飾 由里千賀子(※2010《孤高的手術刀》
高橋和也  飾 西野   (※2012《男生愛女身》
藤原龍也  飾 清丸國秀 (※2009《賭博默示錄》
山崎努   飾 蜷川隆興 (※2013《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保護加害方」題材之延伸閱讀:佐藤浩市、志田未來《誰來守護我》
※「私法制裁」題材之延伸閱讀:《徬徨之刃》《腦男》

《十億追殺令》期待值四,觀後評價四。選片動機當然是「犯罪受害者家屬祭出重金懸賞,令全民追殺嫌疑犯」這樣具有爭議的題材,其中一部分是被藤原釣中的,雖然個人不算是他的影迷,不過他老是接到我有興趣的議題,所以會持續追蹤他的作品。

本片的設定跟議題都很棒,中間也製造了不少緊張懸疑感,只可惜後半段的情節有些不合理或意義不明的地方。跑片尾名單時看到編劇是林民夫有點訝異,他操刀的《一首PUNK歌救地球》《白兔玩偶》(與導演SABU合寫)都不錯,沒想到《十億追殺令》的劇本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不禁開始擔心《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了。原作小說目前還沒有中譯本,好想看。

(以下有雷)
觀賞前,我以為銘苅和白岩這兩大主角對「護送」的立場會是銘苅=反方、白岩=正方,形成搭檔對立的局面,結果猜錯了。對我來說,最能移入的角色是銘苅,如果換成是我,大概也會站在跟他一樣的立場,採取一樣的行動。至於會不會挺身替清丸擋子彈,嗯,我是個怕死的膽小鬼,絕對辦不到。

與其說銘苅是在保護罪大惡極的殺人犯,不如說是在情感和理性的心理拉鋸下,守住他所認為的正義。最震撼的莫過於銘苅揍清丸的那一幕,他怒吼著自己其實才是最想殺清丸的人,靠著欺騙自己才得以度過喪妻(而且是一屍兩命)的那三年,大澤隆夫的演出非常出色。身為受害者,不去痛恨加害者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他能把持住真的很不容易,也幸好最後關頭他沒有開槍殺死清丸。正因為身為一個「人」,所以無法不對清丸這樣的犯罪者感到憤怒;也正因為還留有「不能採取法外制裁」的一絲理性,所以他仍然是個「人」。他的上司大木說「選了一個情感最脆弱的屬下去護送」,其實我不太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如果他認為銘苅會基於喪妻之痛而忍不住殺了清丸,我想告訴他:「你錯了!」銘苅一點也不脆弱,反而是個很堅強的人。不過,把銘苅放在這個位置上,無疑是正確的。

另一段可以移入的情節,是關谷與挾持小女孩的嫌犯對峙時,當下覺得彷彿自己就是他,心情非常著急又掙扎!同時替眼前這個瘋子的行為感到氣憤,想殺清丸這回事姑且算了,但是這個混帳為了錢,竟然連小孩都牽扯進來,跟清丸有什麼不同!一邊好想救小女孩,但又不能隨便開槍,也不能按照對方的要求交出清丸,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到底該不該開槍?掙扎到最後,槍聲響起……小女孩得救了,但是她內心的陰影該怎麼辦?關谷最後就算從輕發落,可是心裡的陰影和悔恨一樣抹滅不掉。

可恨的是,清丸這時竟然笑著對關谷比讚!先前他在神箸殉職時笑出來已經激怒我第一次,這個冷血的反應又氣得我暴跳如雷,你是在讚三小,有什麼好讚的,有什麼好笑的!死了這麼多人,發生了這麼多事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只會喊餓喊渴喊累喊人權,對啦我同意犯人也是有人權沒錯,不過這種非常情況你還想要命的話就給我閉嘴忍耐,有種的話怎麼不自己想辦法逃亡,不要靠別人送餐跟庇護,說到底就是怕死嘛!第三次被激怒是他殺了白岩,而理由竟然只是「因為她有老女人的味道」!好一個渣清丸,不揍嗎?我跟銘苅一樣,不會殺他,但是不保證不會出手揍人。一開始說清丸涉嫌姦殺蜷川知香時我暫且沒生氣,因為還沒有證實這案子究竟是不是他幹的。最後他在法庭上說後悔沒多殺幾個人,我也沒生氣只是冷眼以對。因為,最理想的狀況是「接受法律制裁+正視自己的過錯真心悔悟」,既然這個人沒救了,生氣也沒用,一切就交給法律吧,掰。

本片最大的爭議點在於:「值不值得保護犯罪者?」我想是這樣啦,一、未經證實之前,都應該無罪推定;二、移送嫌犯本來就是警察的工作,而且這並不是為了維護犯罪者,而是不能讓一般人做出違反法律和秩序的事情;三、無論是為了錢或是為了復仇,都不能把私法制裁正當化。即使是西野惠美的父親,我們無法而且也沒有立場消弭他對清丸的恨意和殺意,但是實在不樂見無辜的受害者家屬也變成殺人犯。電影中似乎對「輿論」這方面比較沒有著墨,但這樣的案例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輿論想必會倒向受害的那一方,反對警方保護加害者,認為「受害者有權親自制裁兇手」、「罪大惡極者人人得而誅之」等等,那這樣的話我們要法律做什麼?如何在憤怒中守住最後一條防線,是很重要的。

只可惜,本片雖然帶給觀眾那麼多省思,還是被不合理的情節扣分了。我覺得塑造得最失敗的角色是白岩,不太能理解她的行為模式跟言行。而且她也未免太大意了,身為一個保警,又不是菜鳥,明明不久前才讓清丸溜走,又因為不專心而被偷襲槍殺,劇情這樣編真的沒問題嗎?感覺還有一些細節交代得不夠清楚,像是清丸怕別人殺他這很好理解,但為什麼只是被人碰到就狂洗手?

順便一提,片尾曲跟這部電影完全不合。另外,算了一下發現藤原的作品裡還剩五、六部有興趣的還沒看,再加上聽說《ST》要拍電影版,這不是逼我去看日劇嗎?Orz

0 訪客回應:

<我要回應>

HELLO!想留言嗎?
本板目前「沒有私密留言及悄悄話功能」,您的留言將會公開張貼。
留言中請勿公開真實姓名、電話、地址等等私人資料喔!
請勿張貼垃圾留言。Do not leave any spam message here.
最近垃圾留言氾濫,若造成您留言不便請多包涵。
如果送出留言後發現頁面上沒有顯示出來,請不必緊張,我看到之後會設為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