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錄於皇冠雜誌 674期 2010/04)
我們雖有想法,叫我們說出想法時也頭頭是道,但真正追究起來,我們腦袋裡大部分都是別人現成的想法。也就是說:大部分時候,我們是用別人的腦袋在想事情的。(p.40)
別人固然妨礙我們獨立思考,但那還事小,妨礙我們獨立思考最多的人,其實是我們自己。(p.40)
所謂的「獨立」思考的「獨立」,不只是要不受別人影響,同時也還要能不受到自己內在情緒和偏見影響。(p.41)
當我們說「獨立思考」時,「獨立」是必須放在「思考」前面的。這表示「獨立」是「思考」的前提,也是「思考」之所以能夠建立的環境與氛圍。少了「獨立」,「思考」就失去了真正的價值。(p.42)
「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沒有問題,也就沒有思考了。不但如此,更進一步說,「問題」的層次,決定了你思考的「深度」,同時很可能地,也決定了你人生的方向。(p.43)
我們的教育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訓練大家找「標準答案」,而不是提出「好的問題」。「答案」是思考的終點,而「問題」才是思考的起點。在找答案的教育裡,學生一旦得到標準答案,思考也就停止了。這樣的教育格局,知識的領域完全是封閉的。他們能達到的頂點,最多只是上一代知道的一切,對這一代的孩子其實是不足夠的。(p.44)
上學的目的,與其說是學習現在被認為有用的「知識」,還不如培養一種能夠「適應」未來的能力。而要取得這種「適應」未來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問問題──而不是給答案的能力。(p.44)
──侯文詠《想事情要用自己的腦袋啊》
我的文字和閱讀愛好都傾向於簡單白話,沒有華麗詞藻。閱讀鉅細靡遺的文字讓我感覺無聊透頂,大腦發暈。書寫具有水準的文字讓我感覺度日如年,大腦發暈。我深信我喜愛閱讀的文字是好文字,但我書寫的文字並不值得一讀。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岡田將生《重力小丑》竄紅 票選人氣僅次小栗旬、松山健一
岡田將生主演《重力小丑》竄紅 日網站票選人氣僅次小栗旬、松山健一
岡田將生這個名字,一年多前仍讓人感到陌生,卻在去年迅速以《重力小丑》一片竄紅日本,在年底Yahoo日本網站舉辦的人氣男主角票選中,以第三名高票成為全日本最具話題性與演技的男星,僅次於第一名的小栗旬與第二名的松山健一。《重力小丑》中與他有多場精彩對手戲的明星影帝加瀨亮也不惶多讓,和蒼井優、宮崎葵名列網站內最多人追蹤的當紅偶像。
《重力小丑》在日本票房狂飆四億台幣,戲份吃重的男主角岡田將生飾演伊坂幸太郎筆下聰明帥氣的弟弟「春」,先前已看過原著小說的他非常喜歡原作,一心擔憂拍成真人電影會不會令人失望,所以投入更多心力,希望能做到最好。《重力小丑》不僅讓他一舉奪下今年日本奧斯卡大賞最佳新人獎,也讓他在2009年與2010年間陸續接演多部電影,擁有模特兒般形象的岡田將生,最新作品是與松隆子主演同為推理小說改編的《告白》,無疑是2010年日本氣勢最旺的影壇新秀。
而在《儘管如此,我沒做過》、《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等片大秀精湛演技的加瀨亮,這次飾演深受弟弟仰賴的哥哥「泉水」,和岡田將生相反,加瀨亮並未看過原作,擔心個人理解會造成演出時的妨礙。他對《重力小丑》環環相扣又細膩的劇本印象深刻,「娛樂性與內容深度形成不可思議的平衡,實際的拍攝現場也很不可思議。總之是非常有趣的拍攝經驗。」加瀨亮的表現讓導演森淳一讚不絕口:「擁有纖細的演技卻沒有不可一世,是少數能吸引眾人目光的演員。」
加瀨亮與岡田將生的實際年齡相差十五,飾演僅有兩歲年齡之差的兄弟,在伊坂幸太郎獨特的世界觀中大玩基因解謎遊戲。電影描述個性截然不同的兄弟,因一連串動機不明的縱火案與附近出現的塗鴉引起兩人注意,這些謎樣的塗鴉留言竟然和基因密碼有關,還隱藏著犯罪設計?就當謎團即將揭曉,令人驚愕的真相卻一躍而出…。遺傳了犯罪者的基因,難道就註定天生有罪?
導演森淳一表示,他對伊坂幸太郎的原著小說有很深的共鳴,描繪人們快樂又傷感的生活,他想拍出小說的光明與黑暗面。拍攝過程中,盡量不去破壞伊坂的風格,尤其是最有魅力的對白。為了避免改編成電影後一些冗長或不真實的片段,他在重新理解後製作完成,也獲得了伊坂幸太郎的讚美,看過電影後親自寫信給森淳一:「《重力小丑》是我投入最多感情的一部作品。將這樣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曾一度擔心會流於平凡的家庭劇。不過看來我是多慮了,這部電影非常棒。」
除了兩大明星挑大樑外,日本奧斯卡影后鈴木京香、「萬年配角」的親民演技派小日向文世、當紅話題女星吉高由里子,以及實力派男星渡部篤郎與岡田義德等也都在電影中飾演關鍵角色。這部獲得伊坂幸太郎本人認可「陣容最豪華」的改編電影,將在四月二十三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屆時觀眾將可看到賞心悅目的演員們在大銀幕上互飆演技,一探基因與命運的愛恨糾結。電影官方部落格:http://isakakotaro.pixnet.net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100419/3/jod.html
岡田將生這個名字,一年多前仍讓人感到陌生,卻在去年迅速以《重力小丑》一片竄紅日本,在年底Yahoo日本網站舉辦的人氣男主角票選中,以第三名高票成為全日本最具話題性與演技的男星,僅次於第一名的小栗旬與第二名的松山健一。《重力小丑》中與他有多場精彩對手戲的明星影帝加瀨亮也不惶多讓,和蒼井優、宮崎葵名列網站內最多人追蹤的當紅偶像。
《重力小丑》在日本票房狂飆四億台幣,戲份吃重的男主角岡田將生飾演伊坂幸太郎筆下聰明帥氣的弟弟「春」,先前已看過原著小說的他非常喜歡原作,一心擔憂拍成真人電影會不會令人失望,所以投入更多心力,希望能做到最好。《重力小丑》不僅讓他一舉奪下今年日本奧斯卡大賞最佳新人獎,也讓他在2009年與2010年間陸續接演多部電影,擁有模特兒般形象的岡田將生,最新作品是與松隆子主演同為推理小說改編的《告白》,無疑是2010年日本氣勢最旺的影壇新秀。
而在《儘管如此,我沒做過》、《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等片大秀精湛演技的加瀨亮,這次飾演深受弟弟仰賴的哥哥「泉水」,和岡田將生相反,加瀨亮並未看過原作,擔心個人理解會造成演出時的妨礙。他對《重力小丑》環環相扣又細膩的劇本印象深刻,「娛樂性與內容深度形成不可思議的平衡,實際的拍攝現場也很不可思議。總之是非常有趣的拍攝經驗。」加瀨亮的表現讓導演森淳一讚不絕口:「擁有纖細的演技卻沒有不可一世,是少數能吸引眾人目光的演員。」
加瀨亮與岡田將生的實際年齡相差十五,飾演僅有兩歲年齡之差的兄弟,在伊坂幸太郎獨特的世界觀中大玩基因解謎遊戲。電影描述個性截然不同的兄弟,因一連串動機不明的縱火案與附近出現的塗鴉引起兩人注意,這些謎樣的塗鴉留言竟然和基因密碼有關,還隱藏著犯罪設計?就當謎團即將揭曉,令人驚愕的真相卻一躍而出…。遺傳了犯罪者的基因,難道就註定天生有罪?
導演森淳一表示,他對伊坂幸太郎的原著小說有很深的共鳴,描繪人們快樂又傷感的生活,他想拍出小說的光明與黑暗面。拍攝過程中,盡量不去破壞伊坂的風格,尤其是最有魅力的對白。為了避免改編成電影後一些冗長或不真實的片段,他在重新理解後製作完成,也獲得了伊坂幸太郎的讚美,看過電影後親自寫信給森淳一:「《重力小丑》是我投入最多感情的一部作品。將這樣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曾一度擔心會流於平凡的家庭劇。不過看來我是多慮了,這部電影非常棒。」
除了兩大明星挑大樑外,日本奧斯卡影后鈴木京香、「萬年配角」的親民演技派小日向文世、當紅話題女星吉高由里子,以及實力派男星渡部篤郎與岡田義德等也都在電影中飾演關鍵角色。這部獲得伊坂幸太郎本人認可「陣容最豪華」的改編電影,將在四月二十三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屆時觀眾將可看到賞心悅目的演員們在大銀幕上互飆演技,一探基因與命運的愛恨糾結。電影官方部落格:http://isakakotaro.pixnet.net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headline/d/a/100419/3/jod.html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心得]桐野夏生《重生》

【書 名】重生
【作 者】桐野夏生
【譯 者】劉子倩
【出版單位】麥田出版
【ISBN】9789861735634
【語 言】繁體中文
【出版日期】2009年
【書籍簡介】
世界如此寬廣,我卻找不到容身之處。此刻我只願放棄一切,渴求重獲新生……
這是個年輕人受難的年代,一個希望被剝奪的年代!
日本寫實小說女王──桐野夏生,揭露社會上的無形歧視,替新生代發聲!
「我」在日本沖繩的某座山林拚命奔逃,他身無分文,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與長相。他的腦中,重複著同一句話:「不能待在這裡!」黑暗的山林中,從職業訓練中心逃走的十七歲少年「伊良部昭光」向「我」伸出援手,他替「我」取了一個名字,於是,「我」成了「銀次」。自此無依無靠的銀次為求溫飽活命,勞碌奔波,同時也試圖找回記憶,然而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根本不願想起過往……
兩個年輕又截然不同的靈魂,他們無路可去,卻又不得不走下去。面對這個對弱者不友善的社會,他們能何去何從?
以《Out主婦殺人事件》、《異常》聞名日台歐美,直木獎作家──桐野夏生將目光轉往在現代社會逐漸位居弱勢的年輕族群,探討「打工族」、「尼特族」、「窮忙族」(Working poor)、「繭居族」……等社會新弱勢族群背後的成因與委屈,以犀利的筆鋒,刻畫年輕人面對未來茫然失措,被現實的嚴苛考驗折磨、擊倒,終至被逼上絕路的苦境。
第一次接觸桐野夏生的作品,應該是《異常》,但只是翻過,並未仔細看完。並非因為內容真的太過黑暗、太過「異常」,而是覺得沒什麼共鳴,也沒有一直想要往下讀、迫切想知道後續發展的感覺。還好,我並未因此放棄閱讀這位作者的書,第二本選上社會寫實風格的《重生》,就對了我的味。
或許是由於自身和主角磯村銀次、伊良部昭光屬於同一個世代,也一樣經歷過日常生活某些大小難關,我覺得我可以理解他們的某些苦惱。或者應該說,並不是我感受到主角的心情,而是作者將現實世界中年輕一輩(這其中或許也包括我)遭遇到的處境放在主角身上,藉此來傳達這些族群的聲音。那些人物不只活在虛構的小說中,也活在我們的身旁,甚至就活在你的心裡。
對於故事中失意(同時也失憶)的磯村銀次,自覺有某些部分和想法和他相當相似,共鳴也大於伊良部昭光。「我很焦慮,覺得自己一定要設法養成對諸事不在意的能耐。所謂的『諸事』,指的是我強人十倍的負面情緒。即使過著輕鬆自在、不以孤獨為意的生活,這些負面情緒仍如二次感冒般不斷襲向我,令我陷入憂鬱。為了避免消沉沮喪,我必須讓自己的殼變得更厚更堅強。」書中針對銀次的心理層面有非常多的著墨,發現這些絕大部分都和我的想法類似,所以我覺得我感受得到。雖然自己並不比他樂觀向上,卻也會打從心底為他加油,不希望他就此放棄,期待他獲得「重生」的那一天。除此之外,書中也用了非常多篇幅,描述這些年輕人如何艱苦過日子。「飯錢、交通費、教科書錢、手機費、網路費、置裝費、生活消耗品,還有偶爾和朋友去喝酒唱歌的交際費。雖說不用付擔房租和水電費,但就算再努力打工,錢還是不夠用。」為了賺取微薄的薪水,尋找足以安身的住所,主角們即使身為打工族,薪資遭到剝削,受到週遭的歧視,生理或心理皆疲憊不堪,甚至也想過乾脆就此放縱下去,用酒精麻痺自己,一切就一了百了……然而,無論遇到再大的難關,最終卻還是被迫原地爬起,或者在經歷百般痛苦掙扎後漸漸省悟,再度跌跌撞撞往未來而去。或許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裡,也可能後天就無家可歸,但只要還有「我要活下去」這個重擔,也只能咬緊牙關,然後等待「重生」的契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