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字和閱讀愛好都傾向於簡單白話,沒有華麗詞藻。閱讀鉅細靡遺的文字讓我感覺無聊透頂,大腦發暈。書寫具有水準的文字讓我感覺度日如年,大腦發暈。我深信我喜愛閱讀的文字是好文字,但我書寫的文字並不值得一讀。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心得]令人全身發冷的《告白》

您是不是要找:告白(小說)



片  名:告白
原  著:湊佳苗
導  演:中島哲也
編  劇:中島哲也
年  份:2010
發行公司:ifilm傳影互動

卡司與其他推薦作品:

松隆子  飾 森口悠子
岡田將生 飾 寺田良輝 (※2009《重力小丑》
木村佳乃 飾 下村優子
蘆田愛菜 飾 森口愛美
西井幸人 飾 渡邊修哉
藤原薫  飾 下村直樹
橋本愛  飾 北原美月

昨天去二輪戲院看了《告白》電影,在這之前我已經看過原著小說。這部電影打出口碑也打出票房,直到前一陣子仍然在首輪熱映中,現在上了二輪也還是一大熱門。回想起來,上一部「在台灣」這麼叫好又叫座的日本電影,好像是零九年的《送行者》

去年當《告白》小說正夯時,我坐在誠品書店內閱讀第一章,當時對該章節的內容十分震驚,還忍不住懷疑:是不是店內冷氣開太強了?不然我怎麼寒毛直豎?隔了半年多進戲院看電影,我又起了同樣的疑惑:究竟是因為這陣子正值寒流來襲,持續的低溫讓人全身發冷,還是因為心理層面的恐懼帶動了生理層面,讓人不由得顫抖呢?

這是我第一次看中島哲也導演的作品,其實不是很適應。《告白》中所使用的呈現手法與風格很特別,許多畫面都拍得很漂亮。我看過的電影非常少,以前也不曾看過這樣的風格,也或許是我已經看過小說,已經知道故事的來龍去脈,我甚至覺得這強烈風格帶給我的衝擊甚至要蓋過劇情本身的驚悚性了。離題一下,大學時修過一門《文學與電影》,但我上得不是很高興。當時我不能接受為什麼要去記「電影拍攝手法的名稱」,還有什麼蒙太奇啥跟啥的,總之我完全不懂,也不想去懂。我喜歡文學也喜歡電影,我也常常看了小說又看電影,然後在網誌上寫文章,抒發我對文學改拍電影的感想、喜愛度與異同比較,通常著重在人物、劇情設定和情節敘述方式,配樂和畫面是次要,弄得好就加分,若沒什麼特別的話也不太扣分。原本我看了電影預告片後就對那樣的風格感到意外,但主要還是抱著看劇情和演員演技的意圖進戲院,沒想到注意力卻被拍攝風格拉走了一大半,這樣是好還是壞呢?看電影時許多手法都讓我感到疑惑或不適應感,包括畫面和聲音的運用都是。我不太會形容那種感覺,也很難說喜不喜歡或覺得好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的確給了我一種衝擊。


(以下有小說和電影的比較,怕雷者請斟酌閱讀。)




整體而言,電影很忠於原著。整部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美月遭到渡邊殺害時,回憶她在咖啡廳和森口老師的對話,以及森口老師走出咖啡廳,在路上痛哭,手上還握著小孩給的糖果。上一段提到電影中聲音的運用有時候給我一種違和感,但咖啡廳這一段的配樂卻非常有感覺,不曉得曲名是什麼?這一段不管是配樂、情節、對話、演員的表現等等,我覺得每一項都很優秀,整部電影中最喜歡這一段。咖啡廳的情節在原著小說中應該是沒有的吧?

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菜鳥教師維特。記得之前有篇新聞寫「岡田將生白目到家 網友痛罵人渣」,這標題殺人法說的其實是他在《告白》和《惡人》中的角色都很討人厭。《惡人》原著和電影我都還沒看過,但我讀完告白小說後很討厭維特。然而電影中的維特似乎比小說稍微好一點,感覺他在電影中只是個搞不清楚狀況的白目,比較不像小說那樣自私自利。另外,對於岡田的表現,以角色的白目特質而言有傳達出來,不過感覺還是有進步空間,加油吧。

還有一個人實在難以忘懷:北原美月。這個角色或許很難說是討人喜歡,但橋本愛好像有一種特殊的魅力,一出現就很吸引人的目光,我覺得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勝過原著。

順帶一提,聽說片商曾在首輪時突擊戲院,送牛奶給看《告白》的觀眾。這好壞心啊。

2 訪客回應:

Lyme 提到...

電影的拍攝手法非常違和~

明明是很沉重黑暗的內容 (整部電影的底色也偏灰暗)
卻配上「誇張的笑聲」和「輕快的英文歌曲」

認知vs.感官的完全衝突, 我當時還邊看邊冒冷汗...

導演實在太強了, 完全把日本文學裡那種壓抑和扭曲(喂)展現了出來~XDD

<我要回應>

HELLO!想留言嗎?
本板目前「沒有私密留言及悄悄話功能」,您的留言將會公開張貼。
留言中請勿公開真實姓名、電話、地址等等私人資料喔!
請勿張貼垃圾留言。Do not leave any spam message here.
最近垃圾留言氾濫,若造成您留言不便請多包涵。
如果送出留言後發現頁面上沒有顯示出來,請不必緊張,我看到之後會設為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