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字和閱讀愛好都傾向於簡單白話,沒有華麗詞藻。閱讀鉅細靡遺的文字讓我感覺無聊透頂,大腦發暈。書寫具有水準的文字讓我感覺度日如年,大腦發暈。我深信我喜愛閱讀的文字是好文字,但我書寫的文字並不值得一讀。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心得]生田斗真 松雪泰子 江口洋介《腦男》



中文片名:腦男
日文片名:脳男
原著小說:首藤瓜於《腦男》
導  演:瀧本智行
編  劇:真邊克彥、成島出
主題歌曲:King Crimson《Twenty First Century Schizoid Man》
年  份:2013
觀影時間:2013/12/14
私心評分:4.5

卡司與其他推薦作品:

生田斗真  飾 鈴木一郎 
松雪泰子  飾 鷲谷真梨子 (※2011《搬運你的未來》
江口洋介  飾 茶屋    (※2012《神劍闖江湖》
二階堂富美 飾 綠川紀子
太田莉菜  飾 水澤悠莉亞
大和田健介 飾 廣野
染谷將太  飾 志村    (※2011《彼時生命》
光石研   飾 黑田雄高  (※2011《賭博默示錄》
甲本雅裕  飾 空身    (※2011《豐臣公主》
小澤征悅  飾 伊能    (※2012《東野圭吾推理劇場:再生魔術之女》
石橋蓮司  飾 藍澤    (※2003《十三級階梯》
山崎初子  飾 志村母
夏八木勲  飾 入陶倫行
池谷伸枝  飾 金城理詞子

《腦男》未看先猜 4 分,看完評價 4.5。原著為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小說目前有簡體版但無繁體版。選片動機是具有懸疑感(或許還帶點爭議性議題)的題材,發現本片是瀧本智行執導後又多了點期待。他的舊作《死亡預告》至今仍能排進我心中的 TOP 10,而這部《腦男》也比我預期的更精彩,看完之後,劇情仍然一直在腦海中反覆迴繞。

事前沒意識到這是一部限制級電影,也沒先看預告片,甚至連劇情大綱都不太瞭解就看了正片。我不特別害怕血腥畫面,除了一開頭的某殘忍畫面讓我瞬間移開目光不敢看之外,其他部份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也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那個畫面而放棄這部傑作。充滿懸疑感的前半部頗具娛樂性,無論認不認同腦男,他都是個令人好奇的人物;後半部讓我流下了眼淚,對於爭議點的探討也能讓觀眾思考各式各樣的問題,考驗自己心中的「正義」。另外,跑片尾名單時才震驚地發現原來那個角色是二階堂富美,她演得非常討人厭(這是稱讚),跟《惡之教典》的女學生不像同一個人!原作似乎還有續集,電影都這麼精彩了,原作應該更棒吧?

(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原先只知道「腦男」是個高智慧殺人機器,先見為主地誤以為他是濫殺無辜的殺人魔。當其他囚犯說「殺人也不會判死刑」時,腦男歪頭了一下,看到這一幕不禁好奇他在想什麼?當腦男攻擊該囚犯的時候,我想不通為什麼?既然腦男自己就會殺人,而且還缺少情感,應該不會對別人產生厭惡、憤怒或不爽等等情緒吧?得知腦男的身世後我恍然大悟,原來他被祖父施以英才教育,訓練成「專殺壞人」的機器。

「專殺壞人」的設定使故事更具爭議性,帶出正義價值觀的衝突。我曾以為腦男(本名:入陶大威)的祖父入陶倫行純粹是個有錢的瘋子,為了無聊的私慾讓孫子去殺人,豈料是因為他無法接受撞死兒媳又肇逃的兇手仍逍遙法外。我能理解受害者家屬的心情,但他把自己的孫子訓練成殺人機器,連他心中萌生的一點點情感都予以抹煞,這對腦男難道就公平嗎?此外,我們可以容許「專殺壞人」的殺人機器嗎?我曾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突發奇想:「如果請像腦男這樣的人來擔任執行死刑的刑務官呢?」同為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已改拍電影的《十三級階梯》中,無論小說或電影都描寫到刑務官無法按下死刑執行按鈕的情節。贊成死刑的人很多,但面對罪大惡極的犯人仍能殺得下手的人不多,就連夜神月在第一次用筆記本殺人之後,精神力都幾乎一度崩潰。那麼,若真有一個「只有大腦沒有心」的人,是不是最適合擔任執法的職務?啊啊,但是這樣做又太自私了,好像只是在利用他而已,跟腦男的祖父沒什麼兩樣。

原本我也贊成真梨子醫生喚醒腦男的情感,她這樣做是出於不希望腦男未來繼續殺人,但我也想到,如果喚醒了腦男的情感,會不會害他為自己過去的殺戮而受苦?不過,從後續腦男的行動看來,他可能仍然堅持自己原本的做法。真梨子的眼淚讓他產生了一點情感,殺害木村不僅僅是因為他故態復萌,也是因為他看不慣木村背叛了真梨子。只是,腦男特地寫郵件通知真梨子「我要殺掉你最重要的患者」,是單純要把她引去木村家救出浴缸裡的小男孩(除了救過登山教練伊能之外,腦男似乎不曾也不會出手救人),還是要否定真梨子「妳過去的努力都是白費的」?全片最後真梨子的台詞「你要去哪裡?」,代表著腦男今後難以預測的動向。

腦男第一次見到木村的那一幕,木村用左手去摸右手,我還以為那是要表達腦男的存在讓他有點不寒而慄,沒想到真相竟然如此令人震驚,那完全是做賊心虛,怕手上的齒痕被發現。偷偷說,染谷將太出場的時候,我真的有一種「他極可能不會改過自新」的預感。儘管如此,看到腦男在跟蹤木村時,我還是祈禱木村是真的改過自新了,甚至期待木村向善的案例也許會對腦男造成一些影響。當腦男宣稱要去殺了木村,我想過腦男抱持的正義是不是認為「無論是否改過,過去的罪孽都得償還」,或者他是否對現在的木村做出了錯誤的善惡判斷。然而在真梨子找到受虐小男孩的瞬間,我的期望也跟她一樣同時破滅了,在心裡痛罵:「為什麼要再犯!背叛相信你、輔導你的真梨子(同時也是受害者家屬)又算什麼!為什麼要讓你的老母親在媒體面前哭著下跪說『我兒子死了真是太好了』?」

真梨子過去也許曾用自己在精神鑑定上的專業,判斷木村是真心懺悔。我不是要否定精神鑑定這門學問,但那始終只是個參考,要判斷一個罪犯會不會再犯,終究還是困難到簡直像一場賠率過大的賭博。木村的結局,又再次挑戰了「少年更生重返社會」的爭議。當真梨子醫生的母親看到木村死亡的新聞報導,便轉變態度表示願意接受療法。(岔題一下,聽說電影中真梨子播放的療程紀錄片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有人知道那是哪支紀錄片,請告訴我。)我翻了一些影評,很多篇都將此解讀為這是她在諷刺「等兇手死了,我就跟他和解」,其中只有一篇提出了跟我相同的疑問:她母親知道新聞報導中被腦男殺害的木村,就是害死自己兒子的兇手嗎?沒記錯的話,木村犯案時好像只是個未成年的國中生,警方很可能沒公佈兇手的身份。倘若她母親不知道殺子仇人的身份,也不知道他再犯了,卻是發自真心地想試著讓自己放下,那這不但又給了真梨子一記狠狠的重擊,她母親也失去了整理內心傷口、重啟新生活的機會,多大的悲劇啊!

我覺得電影並沒有設定一個既定的答案,而是以立場不同的人物來做對比,讓觀眾自己去思考。刑警茶屋一開始很篤定要把腦男定罪,中間儘管為了救下屬還是無法立刻下手殺了腦男,最後轉變成故意把子彈全往綠川身上射光,不但放過了腦男,也讓自己回去不會很難向上級(甚至是自己的心和正義)交代。滿多影評說茶屋這警察很沒用,老實說我也經常覺得他很笨,但他至少代表著公權力和執法者的角度,讓觀眾看到他立場的搖擺,我想這是這個人物最大的功能。

順帶一提,真梨子為腦男進行鑑定時,過程中短暫出現了羅夏克墨漬測驗。今年十一月八日,Google 首頁的圖案就是這個墨漬測驗,據教育系的強者我朋友說,這個測驗的重點在於如何解讀受試者答案所代表的意義,似乎很有趣。不知道原作對此的描寫到什麼程度?還是希望台灣有朝一日能出版繁體字譯本。

0 訪客回應:

<我要回應>

HELLO!想留言嗎?
本板目前「沒有私密留言及悄悄話功能」,您的留言將會公開張貼。
留言中請勿公開真實姓名、電話、地址等等私人資料喔!
請勿張貼垃圾留言。Do not leave any spam message here.
最近垃圾留言氾濫,若造成您留言不便請多包涵。
如果送出留言後發現頁面上沒有顯示出來,請不必緊張,我看到之後會設為公開。